石雕龍柱上的龍是神靈瑞獸,它主要來自于人們幻想的神話傳說,經過時間的演變后,有些乃與宗教思想結合,尤其是受到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響,而使其轉化為具有特殊之異能,進而受到人們的信仰及崇拜。石雕龍柱這種雕刻有一些人會感覺到陌生,其實,石雕龍柱的形態多樣化并不僅僅的一根柱子上雕刻一條龍,有雙龍、五龍、九龍等。龍柱不僅僅是裝飾品它有著更豐富的意思,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。古代保留的石雕龍柱是越來越少了,古代保存下來的石雕龍柱變成了現代石雕一大參考,自然有了一定的欣賞和參觀的價值。一柱一龍、一柱雙龍:龍身環繞柱身一圈,龍尾在上,龍頭在下,取其從天而降之氣勢,龍頭上昂,龍爪握珠。一柱一龍又可分:柱身純雕龍形,其間最多配以白云。柱身礎亦搭配了各種的水族圖案、雕刻精巧,但藝術水平卻較低落。龍柱的發展,除了其形式由簡樸而繁瑣外;在運用上,也演變到毫無規制的泛濫。

城市大型不銹鋼龍柱雕塑
許多廟宇更以龍柱之多寡以取勝,而不考慮其空間的安排及視覺上審美的效果,徒為夸示炫耀之目的,喪失了龍柱在廟宇中之意義和價值。龍鳳柱:即龍頭在下,鳳凰居上之構圖,其間并穿插人物走獸等裝飾,是日據時代后所流行的一種雕飾風格,如新竹城隍之正殿檐柱。石雕龍柱雖是廟宇中主要的石雕柱,還有其它的花鳥柱、蝙蝠柱、人物柱及楹聯柱等亦有其特殊的意義。它們的形式,雖不像盤龍柱有明顯的風格發展,但題材較為豐富,雕工精細,藝術美感強,豐富了主題。龍柱雕刻石雕雕刻技術延續到今天,雕刻技術的完善也是讓石雕龍柱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,比如說像是圓雕、浮雕、平雕等等工藝,都是能夠進行雕刻石雕龍柱的。石雕龍柱的存在可以說代表的是我國古代文明的一種標識,同時也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,而且也是我國古代雕刻技藝的一種延續和傳承,在現在的很多的園林、寺院當中,我們往往都能看到石雕龍柱的擺放。
